科学防痛风,请跟我这样做

日期:2025-04-20 10:39:03 来源:​金华市中医医院 作者:​金华市中医医院 浏览量:
分享:
     

每年的4月20日是“世界痛风日”。痛风,这一名词在现代社会愈发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,它不仅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,还对其日常生活造成了不小的困扰。那么,痛风究竟是什么?它又为何会找上门来呢?接下来,就让我们一起揭开痛风的神秘面纱。

什么是痛风?

痛风因发病快速、发作剧烈疼痛而得名,中医上也称“白虎风”“历节”“气脚”“痹病”。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生的基石,由高尿酸引起的关节疼痛肿胀症状称为痛风。

错误认知:老年人才会得痛风

大多数年轻人认为痛风是“老年病”,觉得自己年轻,新陈代谢快,是不会得痛风的。于是肆无忌惮地吃喝,顿顿鱼肉不离桌,奶茶饮料来作配,一天三顿还不够,夜宵海鲜加啤酒,这样长期过度摄入高脂肪、高嘌呤食物,生生将自己“吃”出了痛风,影响自己的生活质量,日常行动也不方便。近年来,我国痛风患病率逐年增高,并呈年轻化趋势,很多青少年小小年纪就发病。

痛风的高危人群有哪些?

1.直系亲属中有确诊高尿酸血症,有痛风史的;

2.肥胖人群;

3.存在心脑血管疾病(冠心病、心肌梗塞、中风、脑出血);

4.生活习惯不良的人群:长期从事电脑类工作缺乏运动、爱吃海鲜等;

以上痛风高危人群需要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,尽早发现并诊治。

痛风的症状

痛风发病快,发作时疼痛剧烈难忍,常会有夜间加重的现象。关节还伴随红、肿、热、功能障碍等症状。第一跖趾也是痛风发作的第一个部位。

痛风的治疗

痛风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两个方面。药物治疗旨在降低尿酸水平、控制炎症、缓解疼痛等;生活方式调整则包括改善饮食习惯、增加运动、控制体重等,以减少痛风发作的风险。

良好的生活方式可以预防痛风的发作

1.痛风患者怎么吃,日常饮食很关键。

避免吃高嘌呤食物:动物内脏、鱼虾类、蛤、螃蟹、牛羊肉、菠菜、蘑菇和豌豆。

滴酒不沾:白酒、啤酒、黄酒、红酒。 

多吃碱性的食物:鸡蛋、土豆、白菜、橘子。

最后多喝水,保证每天尿量2000ml

2.适量运动。推荐散步、游泳、骑自行车这类运动。每周至少进行150min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,每次30min、每周5次,避免快跑、篮球、登山等剧烈运动,以免诱发痛风发作,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。

3.控制体重。每周减重1.5KG,控制体重在理想范围(身体质量指数BMI18.5—23.9)。

一时贪嘴一时爽,痛风发作上刑场,药物治疗是辅助,科学养生是关键。管住嘴、迈开腿、多喝水、要运动,12字箴言要牢记,远离痛风不用愁。